圖為青海大學學生在保護水資源倡議書上簽字。裴斐攝
圖為青海大學學生正在抽取有獎競猜問題。裴斐攝
“有獎競猜抽到的問題,都是和水資源相關的,這讓我們記住了‘世界水日’和水資源的重要性。”22日,青海大學學生趙源花在參加由青海省水利廳舉辦的“世界水日”系列宣傳活動時說。
3月22號是第24屆“世界水日”紀念日,同日,第29屆“中國水周”宣傳活動也拉開了序幕。據青海省水利廳副廳長張世豐介紹,今年“世界水日”的紀念主題是“水與就業”,旨在讓社會各界更加了解青海省的水情,增強全社會惜水、節水、護水意識,更加關注水利事業的發展,形成全社會關心水利、支持水利、共同推進依法治水進程的良好氛圍。
當日,青海大學學生紛紛駐足于水知識展板前,了解水資源相關知識,在保護水資源倡議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。而為宣傳水資源保護所設計的“有獎競猜”、“調查問卷”等活動也頗受學生青睞,大一學生謝先芳告訴中新網記者,這樣的宣傳形式很有趣,自己也因此更懂青海水情,“以后的生活中我會更加珍惜水,愛護青海的河流湖泊”。
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說:“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水的重要性了解不夠,認為水是天上來的,河里流的,用起來不怎么愛惜,‘世界水日’就是要加強民眾,特別是青年學生的‘愛水’意識,青海是三江源頭,我們要讓‘一江清水向東流’。”
張世豐認為,青海作為三江之源、“中華水塔”,是中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安全屏障。“我們應努力從源頭上扭轉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,給子孫后代留下山青、水凈、河暢、湖美、岸綠的美好家園。”
張世豐介紹,2015年青海用水總量較2010年減少25.5%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9%、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22.5%。
此外,青海基本建成了引大濟湟主體工程,五年新增供水能力6億立方米,解決了162.4萬農牧民的飲水安全問題。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200平方公里,新建和加固堤防、護岸1000多公里,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3.8%。(裴斐)
責編:文化中國網 趙銘